粟宗华论坛“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之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之辩
文:周春 编辑:周春 摄影:简宝宝、周春
夏日之风暖暖的吹在心坎上,夏日的荷花露出脑袋等待着夏日的来临。但是它不知道,它自己就是夏天,它就是夏天的代名词。那我们精神疾病的代名词又是什么呢?现在很多人都称我们这些精神疾病患者为“精神分裂症”。但这个名称是否真的友好吗?是否需要更名?更名后对我们精神疾病患者有什么影响?
我们上海心理康复协会和上海心理卫生学会《生活发现会》的“幸福同心圆”志愿者,受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祖承教授邀请,于2021年7月18日下午参加了“2021海上精神科医师论坛”暨“上海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七届年会特别专题:第十六届《粟宗华论坛》“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之辩的活动。会议地点是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396号美丽园大酒店5楼悉尼厅。
这次论坛“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之辩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李春波教授主持。特邀嘉宾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祖承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王继军教授、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潘天舒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杨锃教授、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副主任李斌医师。涵盖了老中青精神科医师的权威更名之辩论坛。
李春波教授在介绍了几位特邀嘉宾后,王继军教授首先发言。他谈了对“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改名的看法。他认为“精神分裂症”这个名词有三大缺点:第一是病名的“不科学”,精神分裂症这个名词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个终生疾病的代名词。现在很多精神患者经康复后已与正常人无异样,有自己的认知能力与沟通能力,而且大部分患者可以自己融入社会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所以单单用“精神分裂症”来命名精神疾病患者非常不科学。第二是病名的“不艺术”。他认为“精神分裂症”这个命名不够艺术化不够美观。日本已于1996年11月1日起,对8210名精神科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多轮反馈、讨论,一致同意改名,并最后统一提出改称为“统合失调症”并且把焦虑症改称为“不安症”。第三是病名的“不道德”。他认为“精神分裂症”这个命名非常不好、非常不道德,对病人本身和病患家属带来污名化的影响。
而后杨锃教授也娓娓道来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东亚整个文化圈都是汉文化圈的起源,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更名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日本、韩国和我们中国的台港与香港已经先后把“精神分裂症”更改了名字。韩国是吸收了日本的“统和失调症”的更名后也改名为“协调障碍”。台湾于2014年5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思觉失调症”。杨锃教授还认为“精神分裂症”的更名对患者本人与家属会带来积极的影响。日本更名2年后的调查显示日本的精神病人复诊率与继续求医治疗率数量加大。至2012年的十年回顾,一致反映改名后非常好,医、患、家族三方面均满意,医患纠纷明显减少。如果中国有更为恰当的“精神分裂症”更名,对病患本人与家属有很好的积极影响力.
李斌主任对于“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保持中立态度。他指出很多国家都在研究怎样去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污名化。他也上网查了“精神分裂症”更名的有关文献。调查研究表明:有百分之四十的病人认为需要更名。有百分之五十的病患家属认为需要更名。但对于究竟改成什么名称更为妥当,没有统一的建议。精神分裂症不是单纯的疾病,许多病患住院后只进不出。从社会学上来看,精神分裂症不完全是疾病。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精神分裂症又是一种疾病。李斌教授又抛出一个问题,那么精神分裂症的污名化是否与它的名称存在因果关系?现在看来证据明显不足。精神分裂症的污名化大部分与媒体有关,许多媒体为了赚取流量与知名度,在报道精神病患者伤人的事件上推波助澜扩大了对精分患者的污名化。加上民众对精分不够理解,早期认为精分患者是妖魔附身,对精分患者“妖魔化”。所以除了更名外,还有法律法规或社会教育,需要去做才能更好的去除精神分裂症的污名化。
王教授还讲了应用汉字“精神分裂症”的历史:精神分裂症一词译自Schizophrenia,最早于1911年由E.Bleuler提出。Schizophrenia来源于拉丁语,由Schizo(分裂)和phrenic(精神)组成。查中国文献资料,最早是在1935年的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的《精神病理学名词》中。一直沿用至今,以前均称为“早发性痴呆”同期,日本也于1933年正式提出“精神分裂症”一词,1934改为“精神分裂病”一直沿用至2002年。
王教授还提出了对“精神分裂症”改名的缘起:中国的汉字特点,由远古的象形文字转变而来,故有其独特功能、含义。往往能“望文生义”。故用汉字取名(人名、地名、商品名、公司单位名)等均有特殊意义,并能令人产生许多遐想。精神病学中使用的许多专业名词,由于其反映了精神病人的大量反常特点故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侮辱人、歧视人、骂人的常用语。如“神经病”、“憨大”、“傻瓜”、“呆子”、“老年痴呆”、“疯子”、“狂人”、“寿头”、“十三点”、“歇斯底里”等学语。至今,仍在新闻媒体、影视作品、文学小说中出现。
王教授继续说道,1995年,日本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金吉晴教授向WHO的Sartorius教授提出修改“精神分裂症”的汉语名称建议,得到该教授的大力支持。为此成立“改名委员会”,并联系中国(由王祖承教授负责)、韩国(林正康教授负责)、台湾地区(胡海国教授负责)等多地联合开展“改名调查”活动。1996年11月1日起,日本对8210名精神科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多轮反馈、讨论,一致同意改名,并最后统一提出改称为“统合失调症。于2002年在横滨召开的WPA大会上正式提出,并于2002年9月1日全面采用新名词。
王教授还论述了中国大陆开展“精神分裂症“的改名活动:1996年,王祖承教授本人在北京、上海、广州三次精神科学术大会上进行调查。是中、日、韩三国各自调查的一个分课题。共调查人数314人(男196,女118),年龄21—69岁。其中精神科医师有百分之九六点五。支持改名的有百分之五十一点五,不支持改名的有百分之四十点七,二者均可的有百分之七点七。自1998年5—6月,通过浙江省《精神卫生通讯》刊物(发行一万余份)面向社会,进行书面调查,共收到来信180余封,有201名读者(包教精神科医务人员、社会工作者、精神产病人和家属等)。结果同意改名的有114名,占百分之五十四点五。不同意改名的有87名占百分之四十一点六。未定的有8名,占百分之三点八。不支持改名的理由认为:早已定下,习惯了;改名只是形式,提高疗效才是实际;与其类似的难听名称也很多,尚未改动。如:癌、脑梗死、心肌梗死、老年性痴呆等。
2008年,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大会,有300余名参加者,大会上做简易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九同意改名,百分之一(3名)表示两者均可,没有人反对。赞成改名的是患者、家属、社会各方人士、精神科年轻医师。不赞成改名的是精神科中、老年医师。
那么问题来了,在提出改名中,应该改什么名称为好?王教授继续讲解说有:1)以人名称呼:Bleuler病(综合征);Kraepelin病(综合征);Schneider病(综合征);2)缩写:Sch病;精分病;3)英文汉音名:斯奇佐夫瑞尼症。4)直接用Schneider一级症状名:幻觉症,妄想症、妄想状态、思维异构症等。5)功能障碍表示,知情志障碍症、心灵受挫症、心理过程失调症、偏离综合症、稳态失调症、超常失调症。6)心理失调症、精神失调症。
他认为,如果改名,应该使用:1,统合失调症;2,精神失调症。
最后一个发言的是潘天舒教授,他简单做了论述:中国文化中有上千年时间,民众与社会团体对特定病人存在着歧视,所以精神分裂症是否需要更名,情况很复杂。改名字重要,但相关社会团体、媒体、社会教育等也很重要。
听了此次论坛讲座,我们受益匪浅。知道了许多关于精
神分裂症的更名历史与国家文化有关。也学会了不少专
业名词与术语。对于我们这些精神疾病患者来说,“精
神分裂症“的更名已不是去除病患污名化那么简单的
事,而是整个精神医学的未来走势,也使我们病患看到
了美好的未来。更名同时,最好也要各方团体与有关人
士对那些报道不实的内容,如精神疾病患者伤人事件与
扩大精神疾病患者污名化的媒体等等,做好整改。也真
心祝愿精神疾病患者自己能好好康复,听医师的话,按
时按量服药,尽自己的力量,对社会作出良好贡献。这
样,去除污名化就从我们自己做起吧。
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生活发现会》“幸福同心圆”志愿者
上海市普陀区精亲友协会文艺团 团员
上海市普陀区长寿街道阳光心园 学员
周春 写于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
END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扫码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幸福同心圆